ABUIABACGAAgo8qdkAYorbr1mAIw3gc4ggE

黄土地做证

浏览数:1542 


黄土地做证

新绛县教科局 梁冬

    93岁的大伯,精神矍铄,腿脚利索,记忆满满。他经历过新旧社会两重天,懂得居无定所,逃荒要饭的战乱;他赏识了改革开放的两重地,更明白丰衣足食,晚年幸福的满足。新春,我回到山西芮城看望年过九旬的大伯。一天早晨,我与大伯漫步村外,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踩着脚下的黄土地,不知不觉来到一块麦田。伯父突然问我:“你还认识这块地吗?”我不暇思索地说:“70年了,我一直不能忘记。”伯父揣着白胡须,不住地点着头,我眼前却浮现出一幕……

    70年前,也是一个大地回春的日子,20岁的大伯、大妈拖着我,来到这块刚分给我家的土地。那时我依稀记得,大伯跪在地上长跪不起,两行眼泪流在黄土地上。当时,我不了解大伯的这份真挚的情感,过后才知道,为了一块养家糊口的土地,爷爷和大伯,给别人打工扛活,最终还没有买下一亩地。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分到了土地。父亲怎么不激动万分,感慨万千呢!父亲双手捧起一把黄土,喃喃地说:地是生命之本,生活之源,我们要靠你养育全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也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大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几亩土地上,要靠这几亩地养育全家。但那时落后的生产力,使大伯叫苦不迭。秋天,把小麦播种在地里,春天常常是卡脖子旱,看着脚下滔滔奔流的黄河水,爱莫能助,只能望天吝啬地下几滴雨,有时滴雨不下,父母亲只能到一里外的黄河边手提肩扛黄河水浇地,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播种的小麦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像人们常说的种一葫芦打一瓢。遇到好年景,一亩小麦收成只是一二百斤。我记得,一年生产的粮食,顶多只能吃八九个月,到三四月份,大伯要挟着口袋东借西凑,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兄妹挖野菜,拌汤喝糊糊充饥。那时尽管缺吃少穿,但一想到有了土地心里也有了几份自慰。总是想,好生活只是刚刚开始,有共产党的领导,土地一定能生金,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1968年,我中专毕业来到部队,1978年回到地方,尽管在外地工作,但心里一直放不下家乡,放不下父母,放不下生我养我的土地。一次,我回到家乡。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农村正在酝酿一场大的变革。在农村一直当了二十年村党支部书记大伯,已经卸职,他被无休止的运动,搞得疲惫不堪,想静下心休息。当他听说要土地下放,包产到户,一颗对土地不抱希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热望。大伯对我说:“我想把咱土改分的地承包下来,我不信产量上不去。”可是我心存疑虑,二十多年的集体化,一下子回到解放前,再说土地包产到户,群众能同意吗。大伯看出我的心思,说:“几十年的大锅饭,把人心搞散了,使人变懒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你放心吧,只要分田到户,土地就能变成金。”之后,那块土改分的地又让父亲承包了,果然,产量年年提高,亩产达到八九百斤,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黄土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使人们奔上了小康之路。

   时光如梭。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又迎来了建国70周年。在这个明媚的春天,我与大伯又一次来到这块黄土地。大伯尽管九十多岁了,身子骨还硬朗,他蹲下身,拔起一缕麦苗,说:“这些年,小麦连年高产,除了科学管理,种子优化外,还有党的好政策凝聚了人心。你看,去冬今春雨雪,是五十年一遇的大旱,但我们不怕,有了电灌站,引上黄河水,两天时间,这些麦田就可以浇一遍。如果没有大的天灾,亩产一千三百斤问题不大。”听到大伯这番话,我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是这块黄土地,为什么产量能从解放之初的一二百斤,包产到户的八九百斤,到现在的一千多斤,这里面既有土地的潜力,科学技术的魅力,更有人的精气神。然而大伯的话,更是发人深省:近十几年来,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让人们有幸福感、获得感。逐渐连续多年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刺激生产,关注民生,注入活力,取消了农业税、千余年实施的缴纳公粮,这种多予少取的政策,激发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土地的投入。真正使黄土地变成金的是党的好领导、好政策。看到眼前的一切,听了父辈这番言谈,我们怎能不为我们的祖国不断富强而自豪,怎能不为我们的党走向成熟而自豪,怎能不为我们的人民自信而自豪。站在这黄土地上,触景生情,我以黄土地为杯,以黄河水当酒,饮歌一曲:为我们生生不息的黄土地干杯,为我们蒸蒸日上的祖国干杯。这么大的变化,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只有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下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