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四四”模式
推进老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永济市委老干部局
永济市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608人,其中,离休干部党员63人,退休干部党员1545人,2011年成立老干部党委,目前下辖48个党支部,879名党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探索建立“四四”党建工作模式,即四个机制、四个环节、四大工程、四大平台,着力强化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老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完善“四个机制”,不断强化党建工作领导
一是坚持完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制。市委、党委、基层党支部从不同层面同向发力,形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履职尽责的工作机制,市委从2014起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000元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老干部局制定具体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夯实工作基础;二是坚持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老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对各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三是坚持完善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推动老干部党建工作走在全市大党建的前列;四是坚持完善表彰激励机制,激发党内内生动力。市委、市政府每三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双先”表彰会,老干部党委每年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二)精心把握“四个环节”,不断强化政治引领
认真落实“241”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即各单位每年至少2次老干部学习座谈通报会、党委每年至少4次大型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各党支部每月1次学习例会。一是把握日常教育,在全员推动上下功夫。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等为契机,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首要学习内容,积极开展送学上门、微信学习等;二是把握领导示范,在梯次带动上下功夫。党委坚持每季度邀请党校教师、有关领导讲课,领着学。党委班子成员坚持深入支部上党课,促着学。支部书记精心组织,亲力亲为,督着学,形成雁阵效应;三是把握重要节点,在现场互动上下功夫。围绕“七一”、重阳、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特殊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党员谈体会、写心得,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是把握主题教育,在党性引领上下功夫。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走进党建文化园”“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党纪党规”等大型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三)持续实施“四大工程”,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基础
一是持续实施支部班子建设工程。落实党建“两个责任”,按期换届,将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党组织书记大培训之中,党费全部返还各支部使用,为党支部书记每月发放120元的工作补贴;二是持续实施基层活动室建设工程。做到各单位专兼用活动室全覆盖,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先后投资100余万元进行修缮改造,提升配套设施;三是持续实施教育管理建设工程。制定“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党费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四是持续实施党内关怀工程。“七一”、春节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帮扶,年均帮扶资金达6万元以上。每年为50年以上党龄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颁发“荣誉牌”,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
(四)搭建“四大平台”,不断强化党员表率意识
一是搭建服务中心平台。积极开展 “我为永济发展献一策”“畅谈建言”“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等活动,同时围绕我市全国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市,制定实施《永济市离退休干部党建“三联”机制》;二是搭建建言献策平台。每年围绕两会、重点工程观摩等,组织老同志就城建、旅游、教育、党风、民生等工作建言献策;三是搭建参与政务平台。60余名党员进入21个城市社区领导班子,200余名党员担任“五老”宣传员、党风监督员等;四是搭建发挥个人优势平台。100余名党员参与各级涉老组织,先后有50余名党员受到运城市级以上表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报销渠道不畅。目前由于党委和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没有单独账户,返还党费、专项经费转账不能规范运行。
(二)党委班子需进一步加强。我市老干部党委管理48个
支部,近900名党员,相当于一个乡镇党员人数,但没有领导职数和专职工作人员。
(三)党员教育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少数干部党员退休后思想滑坡,党性观念淡薄,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甚至成为“口袋党员”等,需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三、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强化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典型示范,强化督导,开展“示范支部”创建活动,力争更多支部迈入先进行列。
(二)做实做细日常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着力把党建工作扎根在基层,贯彻到日常。
![]() |
|